查看本版大图
上一版
下一版
版面概览
第2版 要闻
·图为:大武汉,“睡”得越来越晚了
·“我们吃上了放心水”
·图文:铁路“父子兵”节日守岗尽责
·野三关的贫困户“笑了”
·汉味“年货”运达欧洲
·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将于14日至15日在京举行
·我省去年拦截诈骗电话823万余次
·汽车冲进水塘 路人努力施救
·高捷成:我党金融事业奠基人
·再访火麦溪
数字报首页
-
本期首页
-
多媒体版
-
离线阅读
-
退出
版面导航
标题导航
报纸订阅
在线投稿
在线调查
第1版 : 要闻
第2版 : 要闻
第3版 : 三农观察
第4版 : 东湖
·
图为:大武汉,“睡”得越来越晚
·
“我们吃上了放心水”
·
图文:铁路“父子兵”节日守岗尽
·
野三关的贫困户“笑了”
·
汉味“年货”运达欧洲
·
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将于14日至
·
我省去年拦截诈骗电话823万余
·
汽车冲进水塘 路人努力施救
·
高捷成:我党金融事业奠基人
·
再访火麦溪
2
要闻
2019.2.10 星期日
公司+基地,绿了蔬菜大棚——
野三关的贫困户“笑了”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李权章 张安地
1月31日,巴东县野三关镇大山深处竹园淌村,已是一片冰雪世界。
黄连坪生态循环示范基地内,村民向金成抖了抖大棚覆膜上的雪,仔细察看种植的羊肚菌是否盖好。
向金成过去一直在外做零工,每年收入勉强到两万元。去年初,他在家门口的基地干活,每天收入100元,加上土地流转及养猪等,年收入超过5万元。“这都得益于这个生态循环示范基地!”向金成说。
指着700个标准蔬菜大棚架、800亩的番茄基地,竹园淌村副主任朱志贤介绍,这个基地由该村返乡农民工朱旭2017年创办,专门种植优质番茄和辣椒等高山反季节蔬菜,长年吸纳贫困户务工。
1月22日,基地所属黄连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举行分红仪式,188户贫困户分别领到470万元入股分红及工资。“我的15亩田给公司建大棚,每亩租费500元,每月还有5000元工资,一年下来有6万多元,划得来!”建档立卡贫困户朱祯山笑容满面地算着脱贫账。“贫困户用土地入股,为公司发展打下了基础,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和就近务工形式,增加稳定收入,增强了信心。”基地创办人朱旭说。
野三关镇党委书记邓亚敏表示,正是这种借助“公司+基地+贫困户”模式,实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369人全覆盖,助推整村脱贫摘帽,引导贫困户增收致富。